查看: 175|回复: 0

[分享] 房学峰:乒球混双极可能进奥运 跨国组合一箭几雕

 关闭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028 天

连续签到: 19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IIII

发表于 2015-6-30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为《乒乓世界》杂志2015年第6期内容,房学峰专栏:一块银牌的“蝴蝶效应”——混双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苏州世乒赛留给人们很多难忘的记忆:“终身成就奖”颁奖仪式上,两位前辈被感动的一幕同时也感动了很多人;“二王一马”最后一次站在世锦赛的赛场上,以幽默的方式推广乒乓球;木子和方博的黑马姿态,分别注解着“大器晚成”和“闪亮登场”的含义;丁宁和许昕的受伤,分别给人两种不一样的不忍卒读;中国队的金牌拿的很多,多到了让白岩松老师看不下去的地步;赛事的组织工作难度很大,最难得的是让几乎各个方面都不太满意……

  所有上述这些,世乒赛期间都被人们谈论过很多次。但有一个我认为属于核心看点的话题,也许被忽略了,一块银牌也许将改变乒乓球运动的历史。

  这块银牌是日本选手吉村真晴和石川佳纯在混合双打比赛中取得的,而上一次日本选手在这个项目上站上领奖台,还是在38年以前,也就是往前数20届世锦赛。

  据我判断,这块银牌具有的改变意义将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混合双打极可能进入东京奥运会。

  国际奥委会从萨马兰奇时代开始就努力增加奥运会中的女子项目或者男女混合项目,这样做的一个结果,是使竞技体育总体实力阴盛阳衰的中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在这方面,我可以给出一个精确的统计,在中国选手一共获得的201枚夏季奥运会金牌中,有77枚来自1984年之后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女子项目或男女混合项目里,占中国夏奥会金牌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中国选手在冬奥会上获得的金牌,则绝大多数来自最近30年间新增设的女子项目。

  这些在最近30年间纷纷涌入奥运会的项目中,有一个领域是被国际体育界统称为“球拍类运动”中的混合双打,羽毛球混双在1996年进入奥运会,而网球的混双则在2012年进入奥运会,并且被视为伦敦奥运会留下的文化遗产之一。

  和羽毛球、网球相比,乒乓球混双项目此前没有进入奥运会的原因非常简单:中国的实力太强了,最极端的例子是1999年世乒赛,中国队包揽了前八名。

  但日本选手在苏州获得的这块银牌,却使得混双成为日本乒乓球的亮点之一。李富荣局长看过混双决赛后,说了一句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授人以渔的话,日本混双要上去办法很简单,一是要男帮女、二是要高水平教练。

  作为东京奥运会的东道主,日本乒乓球有良好的大众基础、有高水平的年轻的明星球员、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有蝴蝶这样的世界级乒乓球企业、有为奥运会留下“东京时刻”遗产的强烈诉求,让乒乓球混双进入奥运会,日本没有任何理由不这样做。

  从国际奥委会的角度看,混双进入奥运会没有任何的“政策限制”,且不说“巴赫新政”的推出使得奥运会接纳新的运动大项和运动分项都已经成为可能,混双作为一个运动小项更是毫无障碍,唯一的难题,仍然是那个中国绝对优势的问题。

  第二,跨国组合是一箭几雕的好主意。

  对于乒乓球而言,跨国组合不是新鲜事,就混双而言,包括许昕这次,历史上一共出现过6次跨国组合拿到金牌的现象,其中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选手、罗马尼亚的罗齐亚努(她一共17次获得世锦赛冠军),就曾经分别和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选手合作获得过冠军。

  在混双的跨国组合历史上,还发生过有趣的爱情故事:英国乒乓球的最后一位世界冠军是Diane Rowe,她和她的同胞姐妹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是在1951年,整整20年之后,她再次登上了世锦赛的领奖台,不过这次她代表的是当时的联邦德国队,搭档是曾经和张燮林在世锦赛的四分之一决赛中上演过经典“削削大战”的削球名将绍勒尔。

  苏州世乒赛的跨国组合,在男女双打上的价值看来有限,但许昕他们的金牌,却使得混双的跨国组合成为一箭几雕的好主意——

  第一雕:促进乒乓球的国际交流。

  就国际交流而言,一起训练当然不如搭档比赛,中国乒乓球界要想帮助外国选手提高水平,当然是与外国选手一起搭档混双比赛更有效——如李富荣局长所说,男帮女是提高水平的好办法,甚至不排除中国顶尖女选手“女帮男”的可能。

  第二雕:谁知道会不会发生新的和真的爱情故事。

  夺冠后许昕和梁夏银的那个拥抱,成为了苏州世乒赛的现象级话题——虽然看许昕的坏样儿,这不会是他第一次抱一个女孩儿,这也不会是梁夏银第一次被一个男孩儿抱。

  现在很多体育项目都有发展男女混合项目的趋势,典型例子一个是跳水、一个是围棋,都在为各自的项目增加着新的魅力。在这种背景下,一向看轻混双的乒乓球,有必要与时俱进了。

  第三雕:奥运会项目中的国别问题。

  这些年来的奥运会比赛中,经常在运动员的国别问题上出现纠结,以今年在中国举办的前一项世界大赛、花样滑冰世锦赛为例:参加冰舞比赛的30对选手中,将近一半出现了本质上的跨国问题,即代表某国参赛的两位选手分别出生在两个不同国家,而如今代表俄罗斯的日本双人滑选手川口悠子,则由于不能跨国的规定和日本国籍法的规定,不得不改变国籍而被日本人民视为“叛徒”(在奥运会上也是这样:俄罗斯在索契冬奥会上获得金牌总数第一,来自乌克兰、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选手做出了至少一半的贡献)。

  奥林匹克文化中的一个核心价值观,是“奥运会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而是运动员个人或者运动团队之间的竞争”,按照这个理念,我认为奥运会迟早要正视国别问题、总有一天会向个人项目的跨国组合开绿灯。

  因此,如果国际乒联在国际体育组织里率先在奥运会比赛中允许“跨国组合”,那么将帮助国际奥委会、帮助许多单项体育组织解决体育职业化和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运动员国别问题,进而成为乒乓球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一大贡献。

  第四雕:帮助国际乒联解决运动员数量的难题。

  白岩松老师有所不知的是,国际乒联担心的,不是乒乓球会被奥运会“瘦身”出局,而是会被在局内“减肥”——现在国际奥委会给乒乓球172个运动员名额,但由于缺少足够多的高水平选手,国际奥委会多次“威胁”国际乒联要削减运动员名额。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团体赛才得以取代双打进入奥运会,因为这有助于增加高水平运动员的人数。

  但即便如此,“减肥”的压力仍然存在,而增设跨国形式的混双比赛,则可以在不增加奥运会选手总人数的前提下,使比赛的内容更丰富、精彩程度更高以及容纳高水平选手更多。

  站在国际乒联的角度看,有上述一箭四雕的好事儿,为什么不去做?

  第三,跨国组合独具的竞赛价值。

  前面两点,第一点说的是文化意义,混双进入东京奥运会,不但对东道主选手出成绩有利,而且能成为新的奥林匹克文化遗产;第二点说的是体育意义,混双的跨国组合,是促进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与国际交流的一把钥匙,也能成为乒乓球对世界体坛的一个贡献,从而解决一个多年纠结的难题。

  而从体育竞赛或者说体育产业的意义上说,跨国组合还具有第三重意义——

  国际乒联曾经推出过男女双打的世界杯比赛,但很快就夭折了,理由很容易理解,和单打比赛相比,举行同样规模的赛事,在接待问题要增加一倍的成本,而其他国家的选手又更难和中国选手抗衡。混双的世界杯从来没有举办过,理由更简单和更容易理解。

  但如果允许跨国组合,那么一切以前不好玩儿的事情就都将变得好玩儿,就像现在围棋界非常红火的混双比赛那样,乒乓球的混双赛事将成为别具魅力的赛事风景,你可以设想出无数种选手与选手之间的组合,来营造比赛中跨国组合的可能性。

  混双的跨国组合,将是中国帮助其他国家运动员提高技术水平、帮助其他国家教练员提高指挥水平的有利手段,就运动员层面而言,看马龙教他波尔大哥怎么打球,这总显得有点儿别扭,但许昕教梁夏银打球,看起来就很顺眼;就教练员而言也是这样,看刘国梁和安宰亨一起当场外指导,而安宰亨基本变成翻译的情景,使得比赛的场外情景变得非常有趣。

  因此我认为,首先,一旦日本乒协和东京奥运会组委会提出混双进入东京奥运会的议题,中国乒协不但应该积极支持,而且应该和国际乒联形成合力,争取让混双的跨国组合得到国际奥委会的认可。

  其次,中国乒乓球界应该创办跨国组合的混双赛事,通过比赛促进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企业和媒体应该积极支持和推动这样的赛事。

  最后,国际奥委会既然已经事实上为两个国家合办奥运会提供了可能性,那么两个COC成员的选手以“跨协会组合”的方式参加个人项目的奥运会比赛,在逻辑上也应该被允许。
PCOS系统下载站:http://zhuangji.wang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