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dashuai 发表于 2025-10-18 00:32

北京时间10月17日,体坛传来全红婵、郭晶晶、朱婷、郎平的新消息

       说到体坛的天才少女,全红婵必然是最顶尖之一,今年参加了跳水世界杯之后,就因伤缺席了世锦赛,好消息的是即将在下个月的全运会复出,这是她因伤休赛五个月后的重要复出。
https://q2.itc.cn/images01/20251017/0e7c652e1b5e484ebc44794b32f8f287.jpeg
       全红婵将身兼三项,冲击“三金王”,分别是团体、双人、单人项目,其中双人搭档15岁师妹蒋林静,11月6日预赛+决赛,备受关注的单人,在11月8日预赛/半决赛,11月10日决赛,正常发挥对手只有陈芋汐一人。
       与陈芋汐的巅峰对决是最大看点。两人近年国际赛事交手全红婵6胜3负,但分差常不足10分,陈芋汐近期状态强劲(世锦赛三金、世界杯三连冠)。
https://q2.itc.cn/images01/20251017/f395dd1d9c10403eac17ca40e129ce22.jpeg
       因右脚踝滑膜炎和腰椎劳损,缺席了5月全国冠军赛及7月世锦赛。通过德国高压氧舱、中医针灸及AI技术辅助训练,动作完成度恢复至巅峰期90%。
       重点打磨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动作,队内测试评分达8.5分;通过减重(体脂降1.5%,肌肉量增3%)优化入水控制,“水花消失术”稳定性显著提高。
       每日训练超6小时,结合核心力量强化与柔韧性训练,应对身高增长带来的技术调整。
https://q2.itc.cn/images01/20251017/0a330e9043264c1da5d38030209c4ab4.jpeg
       9月入学暨南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校方为其定制8年弹性学制,允许灵活补课,确保全运会备战优先。
       师兄谢思埸、陈艾森等奥运冠军校友提供训练支持,形成“竞技+学业”双重保障体系。
https://q1.itc.cn/images01/20251017/566c2789607a467ea1be39fd6948aaf9.jpeg
       对于全红婵来说挑战还是很大,复出必然是艰难的,毕竟缺少训练,跟师妹双人合作需要克服同步性,并且赛程密集。11天内出战7场比赛(含预赛/半决赛/决赛),对体能恢复提出极高要求。
       若能够夺得三金,将超越郭晶晶,成为全运会跳水金牌最多的运动员。
https://q9.itc.cn/images01/20251017/69e1954304d54b74a6cb000453c25f2c.jpeg
       誉“跳水女皇”的郭晶晶,接受《人民日报》专访,她表示“把每一个过程做好了,结果自然就在那里。”
       2011年巅峰期退役,赴国外学习。她坦言:“人生不该只有一种可能。运动员生涯有限,需补充知识、开拓视野,用新视角接触世界。”
https://q1.itc.cn/images01/20251017/721ee6afc36b428cb14dde685236901a.jpeg
       考取国际裁判资格,任国际泳联跳水技术委员会委员。2024年巴黎奥运会担任裁判长,见证中国跳水队夺金时感慨:“需全程保持公正,但为中国运动员骄傲。”
       作为广州市南沙文化会副会长,正推进湾区迎全运体育季系列活动,助力2025年粤港澳全运会。
https://q7.itc.cn/images01/20251017/624267bdff3b4be7b21f59642554f606.jpeg
       2025年4月受聘为北京景山学校体育校长,多次参与校园体育交流,推动青少年体育发展。
       从冠军到公益人:退役后考取裁判资格、投身湾区体育建设、任职体育校长,践行“人生不止一种可能”‘。
       郭晶晶以“过程哲学”贯穿职业生涯与人生转型,从奥运领奖台到裁判席、从豪门生活到公益讲台,始终诠释着“向上姿态”的力量——真正的成功,是每个角色中的拼尽全力,是对生命宽度的不懈探索。
https://q4.itc.cn/images01/20251017/117d5a907b7142de83423f37d860565f.jpeg
       央视《体坛零距离》采访了郎平和朱婷跨时代对话,2016年奥运会对阵巴西前,朱婷因主攻手责任陷入情绪窒息(“喘不过气却哭不出来”)。郎平发送关键短信:“我的徒弟遍布世界各地,你是最优秀的。希望你在场上更好地发挥。”
       朱婷蒙被痛哭释放压力,当晚独砍28分助中国队逆转巴西,短信成为精神拐点。
       郎平的鼓励源于自身经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预赛失利时,恩师袁伟民用相同方式开导她,形成“袁伟民→郎平→朱婷”跨越32年的精神接力。
https://q8.itc.cn/images01/20251017/14570af2912e4809abfa192e86dc63e6.jpeg
       2013年朱婷初入国家队时“青涩到说话听不见”,郎平破格提拔,针对性制定增肌计划(补充蛋白粉、小力量训练),助其从“瘦弱新秀”蜕变为“MVP收割机”。
       郎平追忆1979年,在湖南郴州竹棚基地训练时,木板缝隙常扎入木屑,“拔刺”成为日常,但“为夺亚洲冠军,再疼也不放弃”。
       郎平指出当代运动员需“屏蔽网络干扰”:“没有人阻止你进步,除非你被分心”。
       朱婷坦言东京奥运失利后经历“人生至暗时刻”,通过断联抵御网络暴力,并强调:“该承受的都已承受,过了就过了”。
https://q1.itc.cn/images01/20251017/766b6254b8f34180aa9e6e2eb66362aa.jpeg
       朱婷形容郎平执教如毛血旺(层次丰富、热烈多变),郎平回敬朱婷赛场表现似宫保鸡丁(精准高效、爽口过瘾)。
       郎平对朱婷的终极期待是超越模仿,做最好的自己,尊重个体价值。从1981年郎平逆转日本夺冠,到2016年朱婷率“虎狼之师”登顶里约,两代人用同样拼搏诠释“中国”二字的分量。正如朱婷所言:“郎导的信任是我最坚硬的铠甲”,而这份铠甲,正由新一代运动员续写新的传奇。(知轩体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时间10月17日,体坛传来全红婵、郭晶晶、朱婷、郎平的新消息